年9月21日,吃货们翘首以盼的米其林首版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正式发布。在本版米其林指南中,总共有1家餐厅获得三星,7家餐厅获得两星,18家餐厅获得一星,以及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厅。 有多年历史的《米其林指南》是目前为止最权威的美食评选手册,每年更新一次,上海是全球发行的第29本,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本米其林指南。 一颗星★代表“值得”造访,已属同类中特别优秀的餐厅; 两颗星★★代表:“值得绕远路”去造访; 三颗星★★★则是:“值得安排一趟旅行”去造访。 作为致力于发现城市精品餐厅专业内容平台,最美食成立至今的八年中,探访过的上千家餐厅,其中有不少在首次出版的上海米其林指南中榜上有名。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最美食的“食探”们,领略一下米其林餐厅的风采吧! 唐阁:米其林3星 “唐阁卓越的烹调水准,值得专门造访!”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?艾利斯先生(MrMichaelEllis)感叹道。 不能错过的挚爱熏鱼 撰文/何舒伦 图片/何舒伦、酒店提供 上汤汤包 前些天路过K11的时候,在DG店门口堵了好多焦灼等待的粉丝,后来知道林丹为DG拍摄的相册发布会,也跟着凑热闹站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大兴趣就走了。淮海中路这一带,似乎从来就不缺大牌,也一直都是走在时尚尖端的先锋,占尽天时地利的新天地朗廷酒店经常和一些时尚活动有合作,还是上海时装周的官方合作伙伴,一点也不奇怪,酒店精致儒雅的调调确实和大牌的时尚气息很搭。 将近一点的时候到了位于五楼的中餐厅“唐阁”用餐,以私密包房为主的餐厅令公众用餐区并不显得那么大,大概可以容纳24人在大堂用餐,挑高的层高倒是令用餐区感觉放大了一倍。透过落地玻璃窗,还能看到室外的露天平台,天气好的时候,这里就会开放给餐厅的顾客,当然这里也有举办一些酒会之类的活动,感觉在盛夏的晚上,来这里开一场大趴也是极好的。餐厅周一和周二的下午茶时间也是全满的,需要提前预定。 虾饺 四个人点了大概八九个招牌菜和点心,对于午餐来说已经是足够饱了。除了萝卜糕之外,在粤式点心中,我对虾饺的钟爱始终如一。唐阁所使用的海鲜食材都不是泡发的干海鲜,虾饺里的虾肉很有嚼劲。 老上海熏鱼 熏鱼是一道上海本帮菜的代表作,一般餐厅中都是把这道菜作为冷菜,往往切成片状,不同的是,唐阁是将其作为热菜,点单之后现场烹调,所以上菜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,一口咬下去汁水特别丰富,切成块状的鱼肉外壳炸得酥脆,真正的外脆里嫩,鱼刺也少很多。 蟹粉小笼包伴茶壶汤 每人一份的汤包,中国风十足的摆盘一上来就吸引了不少眼球。迷你的竹制蒸笼盛装一个比正常尺寸稍大的蟹粉汤包,搭配深咖色的茶壶和茶杯,一眼看去以为是汤包配茶,心里默默想着“好特别的组合”,但是其实更奇葩的竟然是茶壶里装的是清汤,咬一口汤包,饮一口咸咸的清汤,中式茶馆范儿十足。 招牌黑叉烧 从年10月开业以来,唐阁的厨师都没有换过,所以始终保持着开业时候的水准,唐阁的总厨是上海人,也在香港的朗廷酒店进修过广东菜,所以在唐阁的粤式和本帮菜式中往往不经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融洽。这道招牌的黑叉烧就是具有上海特色的叉烧,食材使用了西班牙的黑豚肉,肥瘦相间,甜度适中,用铁板装盘也很有特色。 珊汁芝麻虾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乐事薯片出的一款芥末虾球味的薯片,有的食客说,简直就是唐阁家山汁炸虾的翻版。大只的炸虾裹着混合了山葵泥的蛋黄酱,撒上了黑芝麻。山葵就是我们常说的wasabi,相比平时吃刺身时候搭配的管状芥末酱不同,和蛋黄酱混合之后没有那么辛辣刺鼻,温和的微辣一般人都能够接受,颜色也组合得很好看。 萝卜丝酥饼 金黄的萝卜丝酥饼,看着外面一层层线条分明,手艺精湛实在是不得不佩服,咬开一小口,温热的萝卜丝馅料软软糯糯,还混合了火腿粒。 上汤芦笋 上海本帮菜中绿叶菜都是以清炒为主,而粤菜里都是以白灼为主,这道上汤芦笋简单地用火腿丝和鲍鱼汁为芦笋提鲜,吃起来清清淡淡却又很爽脆。而芦笋本身富含多种氨基酸、蛋白质和维生素,含量钧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,享有“蔬菜之王”的美称,简单的烹调方法适合注重饮食健康的食客。 酒酿圆子 甜点吃了酒酿圆子和椰汁红豆糕,小小的一碗酒酿圆子给这顿午餐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芝麻馅的小汤圆,撒上枸杞和桂花的酒酿飘着淡淡的清香。 椰汁红豆糕 相比牛奶,椰奶总有一种小清新的味道,椰汁红豆糕也是唐阁颇受欢迎的糕点。 菜系:粤菜 人均: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