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老上海的传统年俗里,有初一十五吃素斋的习俗。 初一到庙里烧香后,会吃一碗热腾腾的素面,是为新年祈福; 到了正月十五,则也要吃一顿清淡禅意的素食, 回归味蕾,也涤荡心灵。 《道德经》曰:“是以圣人被褐怀玉”,是指表面粗糙破落,而内心则怀抱美玉,这也正是怀石料理的名称的由来。 日本的怀石料理起源于僧人禅席,而今演变成为艺术品一般的奢华会席料理。而中国的素斋分为三大流派:寺庙斋菜、宫廷素斋和民间素食。三大流派组成。寺院素斋崇尚“净素”,宫廷菜和民间素菜则“以素代荤”。但沪上高级素菜馆则在还原素的本味基础上做出创新。 -朴质- 不时不食,取之自然,是素菜崇尚的取材方式。寺院素斋的很多原料还是僧侣亲自耕耘的,保证天然有机。 -心作- 将五谷杂粮、蔬果菌类、豆制品制作成鲜美的素斋,体现厨师的智慧与匠心。 -物什- 盛器朴实无华,却让人如沐清风。 △而素斋的器皿给人的感觉,如同一缕清风穿过寺院的庙堂,带着梵香萦绕而来 -滋味- 素食是清淡的,有悠醇的清淡,也有熙和的清淡。灵动的清淡过后,才更懂珍惜五味的丰裕。 沪上素食餐厅推荐 -祈福篇- 在上海,大的寺庙里一定有素面供应,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入寺烧香祈福,一定会吃一碗素面,是为积功德,当然,很多人去吃素面,不仅仅是出于宗教信仰,还因为素面的美味。 01.龙华素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