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常说“人活一口气”,那你有没有想过,这口“气”是从哪里来的? 靠谱的老中医会告诉你,这口气就来自于——“脾胃”。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根本,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、吸收和消化营养物质,承担着气血生化的重任。 脾胃是我们健康的第一步。我们生命活动的一切动力,都要靠脾胃来提供;身体内气血运化、新陈代谢,要靠脾胃来推动;我们的身体要修复损伤,也得靠脾胃来提供用于修补的原材料。因此有经验的老中医都知道,看一个人能不能长寿,主要就看一点——脾胃好不好。 脾胃不好会怎样? 脾胃运转强劲的人,可以很快把体内的脂肪和垃圾代谢掉,而脾气不足的人排泄不畅,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。 脂肪不只会让人肥胖变丑。脂肪堆积在血管里,就会引起动脉硬化;堆积在肝脏里就形成脂肪肝。 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会导致代谢困难、体弱乏力、精神不振,严重的造成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代谢疾病; 还会使心脏负担加重,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; 脏腑失调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全身性疾病。 总之,小到感冒,大到肿瘤,都和脾胃的健康有关。 因此,明末医家孙文胤有一句话:“脾胃一伤,则五脏皆无生气”。意思就是脾胃要是受损了,人的一身哪儿也好不了。 养生必先养脾胃。而春季,正是养脾胃的重要时期。 春季雨水节气过后,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增加,湿邪之气随之而来,不仅温度低,而且寒中有湿,而我们的脾脏最怕的就是“湿”。这种气候下,脾胃最易受侵扰。 同时,脾在五行中属土,春季属木。按照中医五行理论,木克土,春季肝气上升,肝木克脾土,也会导致人的脾胃功能减弱。因此,雨水节气之后,调理好脾胃和肝脏就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,直接影响着这一年身体的状态。 春季调养脾胃要注意以下几点: 01减酸增甘补脾气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,而酸味的食物容易滋长肝气,使脾胃进一步受到压制,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。因此,春季要少吃酸味食物,多吃点甘味食物以助长脾胃的阳气。 要注意的是:“甘”并不完全等同于“甜味”。而是指的一种淡淡的甜味,比如山药、大枣、小米、糯米、薏苡仁、豇豆、扁豆、黄豆、胡萝卜、芋头、红薯、土豆、南瓜、桂圆、栗子等。过于甜腻的东西会增加体内的湿气,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一定要少吃。 02保暖防寒多喝粥粥被古人誉为“天下第一补人之物”,粥以米为主,便于消化吸收,春季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、去浊生清。 还要注意防寒。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“春捂”的原则是下厚上薄,脾胃不好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背、腹、足底,腹部保暖,防止寒邪伤害脾胃阳气,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。 03心静身动情绪稳中医认为,怒伤肝,思伤脾,春季如果情绪不稳,容易发怒,就更会导致肝火上升,影响脾胃功能,而思虑太多也会导致脾胃出问题。这就是为什么从事脑力工作的人,脾胃大多不好的缘故。 因此我们要尽量调整心态,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钻牛角尖,要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。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,才能使肝气平稳,养护好脾胃。 运动能使阳气上升,让人体与天地自然运行的节奏相协调,既能驱寒,又能除湿。《黄帝内经》上就说,春季应该“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”,意思是披着头发在庭院里慢慢走路,要追求一种很轻松和随意的状态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放风筝等都是春季很好的运动。 科学研究发现, 食用菌中的猴头菇具能健脾养胃、安神抗癌, 能增进食欲、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, 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。 调养脾胃, 一年之计在于春。 让春芝堂食用菌给您的脾胃当好“贴身保镖”, 为健康“护法”,为长寿加力! ●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,比你想象的更快,延长身体保质期你得这样做! ●50岁后睡觉没有这4种表现,恭喜!未来长寿之星就是你! ●体检没事就是健康?错!脾胃好不好,回家照镜子看这5个地方 ●健康养生 六种最差劲食物搭配方式,有人天天都在吃!你有没有踩坑? ●传说中的“仙草”,被院士誉为“健康保护神”,要这样吃才最有效! ●中科院院士总结长寿三原则,转给家里人看,长命百岁没你想的那么难!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