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3-23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,冲刺阶段,#高考#饮食要非常注意。

补脑菜、护眼菜、养胃菜……吃哪些食物对家里的孩子有益呢?

提前祝学子们都能旗开得胜、金榜题名!

1.蛋类

代表:鸡蛋、鹌鹑蛋

(1)鸡蛋:全营养食物。每天吃一两个鸡蛋,对强身健脑大有好处。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(每克鸡蛋含蛋白质13.1克,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%),卵磷脂、维生素和钙(每克鸡蛋中的钙含量为56毫克)、磷、铁等,是大脑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。鸡蛋所含有较多的乙酰胆碱是大脑完成记忆所必需的。

(2)鹌鹑蛋:每天吃几颗鹌鹑蛋也有较好的补脑益智功效。鹌鹑蛋有“动物人参”的美誉,蛋中的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、胆碱等多种营养素都要比鸡蛋更高,胆固醇含量也相对更低。蛋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2.8%,硒元素是鸡蛋的1.7倍,铁元素含量是鸡蛋的1.4倍,维生素E是鸡蛋的1.3倍,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。鹌鹑蛋中的卵磷脂、脑磷脂等成分含量是鸡蛋的3~4倍,有助于提高记忆力,强健大脑功能。鹌鹑蛋中的维生素A含量是鸡蛋的1.5倍,常吃可明目护眼,预防眼睛干涩,减少眼部疲劳。

注意事项:1)注意鸡蛋壳表面的斑点,斑点分为2种,先天斑点和后天斑点。先天的斑点多呈现暗红、且麻点较多,可以放心吃。但后天的斑点看着略发黑的,破壳后鸡蛋闻着有股异味;2)不建议吃溏心蛋,不熟的鸡蛋里面的营养素不能被安全吸收,且容易引起腹泻、腹胀、呕吐等情况。

2.蔬菜类

代表:黄花菜、苋菜、圆白菜

(1)黄花菜:补脑“益智菜”。黄花菜有止血、消炎、清热、利湿、消食、明目、安神等功效。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维生素C、钙、脂肪、胡萝卜素、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。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,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。黄花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极为丰富(每百克干品中约有3.44毫克),维生素A含量也比胡萝卜高出好几倍,对皮肤、眼睛非有利。黄花菜中因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,可营养神经、促进神经稳定;五羟色胺成分可缓解抑郁、愉悦心情,所以适当食用黄花菜有助于心神安定、快速入眠。

注意事项: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物质,吃多了会有腹痛、腹泻等中毒症状。因此最好选择干黄花菜食用。食用干品时,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。

(2)苋菜:补脑好帮手。苋菜富含叶酸(含量达到了微克/百克,红苋菜含量可达到多微克/百克),适当补充叶酸有助于健脑益智。苋菜中钾含量为蔬菜前十名,钙含量高达mg/g,还含有丰富的铁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B2、C、花青素、膳食纤维等物质,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好处。

注意事项:苋菜中草酸含量比较高,食用前建议放入沸水中快速焯烫一下。苋菜性凉,脾胃虚寒、容易腹泻的人要少吃。

多吃新颖的多种颜色的蔬菜,有助于坚持大脑的生机,多吃番茄、红薯、南瓜、胡萝卜都可以补脑健脑。

(3)菠菜:明目护眼。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纤维素,特别是维生素C、B和钾等身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。菠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能达到μg/g,而且菠菜还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。这两样物质都是非常好的护眼营养素。每百克菠菜中含有1.7克的膳食纤维,预防便秘。菠菜的草酸含量比较高,烹饪菠菜前要焯水。

(4)胡萝卜:吃胡萝卜对眼睛有益,因为胡萝卜中富含β-胡萝卜素,它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——视黄醇,视黄醇是合成视觉细胞中感光物质视紫质的关键。胡萝卜还含有维生素、花青素等,与肉炖着吃,能暖胃、健脾养胃,还可以提高抵抗力。不过,胡萝卜本身含有的膳食纤维不多,比较难消化。如果本来就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,建议食用时将胡萝卜煮烂或放进粥里煮。

我们常吃的西兰花、南瓜、玉米、柑橘等等,都有叶黄素。南瓜、红薯和深绿色叶菜(空心菜、菠菜、西兰花等)的β-胡萝卜素含量都很丰富。每克红薯胡萝卜素含量微克,是胡萝卜2倍多。芥蓝和甘蓝等富含β-胡萝卜素、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类胡萝卜素的蔬菜,它们都是有益我们的眼睛健康的。平时多吃含花青素的食物,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,缓解视疲劳。

(5)圆白菜:天然“养胃菜”,夏季肠胃比较敏感和虚弱,平时还要多吃一些养胃健脾的食物。圆白菜的水分含量大约有90%,高维生素C含量,圆白菜中的叶酸含量也比较高。圆白菜中总的维生素含量要比番茄高出3倍多,特别是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含量十分丰富,增强免疫力。圆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U,这种物质具有修复胃粘膜、促进胃溃疡组织再生的作用。每百克圆白菜中还含有2.5克膳食纤维。

其他养胃菜如山药,富含多糖,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,非常适合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者食用。但山药不能一次吃太多,否则物极必反。南瓜富含维生素和果胶,而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,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刺激。秋葵是一种低脂肪、低蛋白的健康蔬菜,经常食用能改善肠胃。秋葵偏寒凉,且含有草酸物质,在凉拌和炒食前,要在沸水中烫3~5分钟去涩。还有猴头菇、茴香菜等。

3.豆类

代表:蚕豆、大豆及豆制品

(1)蚕豆:天然“补脑豆”。高蛋白低脂肪,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。同时具有健脾益胃、补中益气等功效。蚕豆属于淀粉豆,有益于消化。需要注意的是,蚕豆一定要煮熟了再吃,因为蚕豆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巢菜碱苷,它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中毒情况。

(2)大豆和豆制品:富含的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王者。大豆和豆制品,含有约40%的优质蛋白质,且钙的含量比较丰富,并含有较多的卵磷脂、钙、铁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,是不错的健脑食品。大豆做成豆皮后,其卵磷脂的含量是相对最高的。

如果平日很少吃豆类、薯类等,不宜一次吃太多,避免肠道胀气或消化不良。

4.鱼类

鱼类:补脑“黄金”。鱼类中富含的DHA和EPA,而DHA/EPA同属Omega-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,对大脑和眼睛的正常发育尤为重要。

鱼肉富含完全蛋白质,比如鲤鱼和黄鱼含17.6%、带鱼含18.1%、鲫鱼含13%,这些蛋白质里的氨基酸都是人体必需的,很容易被消化吸收。鱼肉中所含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叶酸等,能帮助人体均衡补充营养。鱼肉的镁元素丰富,具有改善心情、缓解疲劳、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。而且它的脂肪含量还低,可以说是好吃还不长胖。

鱼类推荐:(1)淡水鱼虾、贝类:鲈鱼(是淡水鱼当中含DHA比较高的品种,比桂鱼性价比高),虾类、蛤蜊、扇贝、牡蛎、鱿鱼等,也是富含DHA,汞含量低的食物;(2)海鱼类:三文鱼、沙丁鱼、鲳鱼、海鲈鱼、鲅鱼(价格便宜,DHA含量却不低)、小黄鱼(DHA含量和大黄鱼差不多)、灌装淡金枪鱼(注意配料表,不是白金枪鱼)、红鳟鱼、秋刀鱼(DHA含量较高,但含汞量不算很低,不适合经常吃)

按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版)》推荐,每周吃鱼~克,换算到每天,就差不多是40~75克。如果一周吃两三天,那么每次~克也可以。

5.肉类

代表:牛肉、鸡肉

(1)牛肉:调节情绪。牛肉不仅好吃,对人体也有着不可多得的补益作用。明代《韩氏医通》就有“牛肉补气功同黄芪”一说,据说能调理脾胃、补气益血、强筋健骨。猪肉和牛肉都能补铁,但各个部位的牛肉的铁含量都比猪肉高。牛肉中,B族维生素有助于调节情绪、消除疲劳,是一种“快乐维生素”。

(2)鸡肉:食补之王。鸡肉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,且含有所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对于大脑发育有着重要作用。

6.动物肝脏

代表:猪肝、鸭血等。

动物性食品中的铁,含量丰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,鸭血、鸭肝、猪肝、猪血、鸡蛋黄都是非常好的铁来源。经常吃些动物肝脏,可使体内铁质充分,从而红细胞可以为大脑运送充足氧气,就能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。

猪肝中富含的蛋白质是猪肉的1倍以上,其维生素A含量高于蛋、奶、鱼,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均比猪肉高,能缓解眼部干涩、疲劳,其含铁量是猪肉的16倍,还含有叶酸、磷、维生素C、硒等元素

7.坚果类

代表:核桃、花生、葵花籽等

坚果里富含磷脂,有利于加速大脑神经元的传递,增强脑活力,改善记忆力,如核桃、花生、开心果、腰果、松子、杏仁等。

(1)核桃:核桃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、锌等物质确实对大脑维持正常功能有益,其富含的「α-亚麻酸」能转化成DHA和EPA,对视力和大脑发育有好处,而且核桃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很高,矿物质中的钙、钾、锌、硒含量突出。不过核桃虽好,油脂含量却较高,每天食用量最好不要超过3颗。

(2)花生:富含蛋白质、油脂、糖类和钙铁等微量元素,花生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,能促进人体细胞代谢,补充人体能量。而且花生含大量的脂肪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,所以特别“抗饿”。

(3)葵花籽:嗑嗑葵花籽,补锌好法子,葵花籽所含的钾、钙、磷等矿物质含量丰富之余,其中的含锌量又比较突出,每50克含锌6.03毫克,达到了几近花生的4倍之多,十分优秀。

饮食上要荤素均衡,每顿饭都要包括主食,早餐要吃好,牛奶、鸡蛋及馒头、包子、花卷、饼等主食,补充碳水化合物,保证脑力劳动的能量充足。午餐多吃点肉类、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;也包括鱼、鸡等动物蛋白质,辅以豆制品、蔬菜。晚餐适量,多吃些清炒时令类蔬菜,并补充海鱼等动物性蛋白。夜宵以稀软易消化为好,如面片汤、各种粥、馄饨、鹌鹑蛋、银耳羹、百合莲子红枣汤等。

多吃蔬果、酸奶。烹调方法清淡,不要吃得太过于油腻,也不要轻易改变饮食习惯,给孩子吃平时不吃或很少吃的食物,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是过敏等情况。

还要避免过度进补。在临近考试前,要注意饮食卫生,尽量少吃或不吃外面的食物,不能保证卫生。也要少食冷饮,少选甜食油炸食物。

最后祝考生们考试顺利,金榜题名!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    电话:电话 地址:地址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