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我市金香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实验出菇棚,雪白如玉的食用菌腼地绽放着,棚架上一瓶瓶毛茸茸颜色蜡黄的小脑袋憨态可掬地眺望着,让人窃笑。吉利萍笑着说:“这些萌宝,就是猴头菇。” 家住东区办事处霍村社区的女青年吉利萍,年大学毕业后,一直在外打工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中了食用菌种植技术,便返乡创业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她通过6年的苦心钻研和实践,掌握了平菇、花菇、猴头菇、羊肚菌、灵芝、踊虫草等食用菌菌种的引种、培养选育、菌种提纯复壮、种子扩繁、液体菌种规模化制种等多项使用技术,其中菌种提纯复壮技术、液体菌种规模化制种技术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。 说起食用菌种植,吉利萍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,就食用菌的提纯育种一项,就是一件耐得住寂寞的苦差使,夏季蚊虫叮咬、冬季寒冷难耐,但还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实验,这对一名80后的创业女青年来说,其精神难能可贵。秋天,她发现农村到处堆积玉米芯雨淋霉变很可惜,秸秆处理又困难重重。于是她谋划着改变棉籽壳、木材的替代品,利用玉米芯、秸秆等农田废料和农村老弱富余劳动力的优势,带领大家种植栽培药用、食用菌类,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。 说干就干,年在家人支持下,吉利萍成立了金香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,陆续投入资金10余万元,建设了厂房、菇棚、机器设备和水电安装,并实现了接种室、菌种培养室、操作间,拌料间,灭菌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。她还先后到东北牡丹江和沈阳、大连等地学习液体菌种技术,引进发酵罐设备;并和牡丹江农学院、亚泰微生物研究所、牡丹江神农食用菌研究所等各地食用菌栽培科研单位、种植大户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交流渠道。在学技术上,吉利萍舍得花钱,就是一天不吃饭她也乐意,为了节约开支,3年没有买过新衣服。 年合作社正式投产运行,利用玉米芯等农作物下脚料培育的香菇、金针菇、猴头菇、茶树菇、灰树花等多种人工可栽培食用菌,批量投放市场。 在社员们掌握了一定技术前提下,吉利萍又投资3万多元,于年从四川绵阳、重庆彭水等地引进的五个羊肚菌品种,经过多次品种选育试验,突破了羊肚菌菌种易退化,传统方法不能保藏的技术壁垒,在全国同行普遍技术封锁的情况下,获得了技术突破,所选育的品种各项指标优良。经过规模化大田栽培实验,栽培获得成功。菌种已经销往义马、渑池、宜阳、新安、平顶山等县市,羊肚菌菌种和产品已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。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,吉利萍又有了新构想。她正在努力培育适合在家庭种植的“盆景灵芝”和阳台、庭院种植的“蘑菇菌棒”、“踊虫草”以及大田高产“羊肚菌”。她说,如今城里人买菜基本要到菜市场,如果能在家里就吃上自己种植的食用菌菇类,那一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。她说,这种方法其实也不难,只要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,早晚喷点水,就可以长出心仪的蘑菇。 心中有梦,天地宽。吉利萍从起初不停的反复试验,到如今全力推广带动,她用自己的一双巧手,创造出一个蘑菇“家园”。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|